旧书新读别有味——《苦闷的象征》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越读】


旧书新读别有味——《苦闷的象征》
子木/文

只有旧了的书籍,没有旧了的知识。

最早知道《苦闷的象征》这本书,是在《丘陵的书籍装帧艺术》一书中看到的,但仅仅是该书的封面书影,并且是黑白的,陶元庆作封面设计,印象颇深。有一次,通过竟拍,我得到了这部泛黄的旧书。

《苦闷的象征》是日本著名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1880—1923)著的文艺论文集,鲁迅译为中文,于1924年11月作为“未名丛刊之一”由新潮社初版,后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发行。另还有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也由鲁迅译为中文,于1925年12月新潮社出版。两书均由陶元庆设计封面。《苦闷的象征》共分四章:一、创作论;二、鉴赏论;三、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四、文艺的起源。我对文艺研究不深,读《苦闷的象征》,颇感吃力,难怪作者在书中讲到创作论是为文艺作家而作的,可见其理解难度。读此类书不像读小说来得畅快,需慢慢地反复咀嚼,幸好比较熟悉鲁迅的翻译风格,读来也不觉太枯燥,有些理论还是弄明白了一些。在第一章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有如铁和石相击的地方就迸出火花,奔流给磬石挡住了的地方那飞沫就现出虹彩一样,两种的力一冲突,於是美丽的绚烂的人生的万花镜,生活的种种相就展开来了。”

这段话虽然很短,但开门见山地阐明了文艺创作的产生起因,同时可以把它引申到更广的领域,也是非常适用的。随后作者阐述把文艺看做是“苦闷的象征”,是受压抑的生命的创造活力同强制性的压抑力冲突的产物,这种受压抑的内容当然也可以包括性的苦闷。读鲁迅的作品为什么也有被压抑了的苦闷感呢?鲁迅在有点排斥日本文化的情况下,还要强力翻译他的两部著作,并作为授课的教材,可见对其压抑苦闷的观点的认同,并且似乎找到了共鸣,对鲁迅思想的转变有相当的关系。作者还明确地指出:“人们若成了单为从外面逼进来的力所动的机器的妖精,就是为人的最大苦痛了;反之,倘若因了自己的个性的内底要求所催促的劳动,那可常常是快乐,是愉悦。”

作者阐明文艺创作不能是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才是有意义的文艺。纵观今日之风气,能有几家算得上是主动的、积极的呢!失去了太多纯粹与初心,何谈文艺!文章中作者吸收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理论,提出了“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的命题,进而从艺术的创作、鉴赏、考察、起源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和引申这一命题,构建了自己系统的理论框架。再伟大的论述,也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便有明显或隐晦的局限性。那么书中所阐明的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然后产生文艺。那么今日还是这样的吗?当然是,当然也不是。受到压抑这个因素是,不是的是具体事物。那么我们今天所受的压力是什么呢?我想更多的是对名利的欲望。有欲望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如果欲望无止,扭曲了初心,挤压了别人,那就不再是文艺。


在第二章中,作者从文艺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的角度,阐明了文艺作品不是创作者自己的事情,而是与读者、观众的共鸣这一理论。并且强调了读者的作用。文中讲:“所以文艺作品所给与者,不是知识而是唤起作用。刺激了读者,使他自己唤起自己体验的内容来,读者的受了这刺激而自行燃烧,即无非也是一种创作。倘说作家用象征来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则读者就凭了这象征,也在自己的胸中创作着。倘说作家这一面做着产出底创作,则读者就将这收纳,而自己又做共鸣底创作。有了这二重的创作,才成文艺的鉴赏。”

接下来在第三、四章中,作者继续通过文艺的根本和文艺的起源诸方面,列举出许多论证,进一步补充完善他的系统理论。作者的文章结束后,是山本修二为该书在日本出版时作的“后记”,山本修二当时是厨川白村纪念委员会的负责人,在“后记”中简单介绍了有关作者文稿的情况。然后附录的是一篇摩泊桑①的短篇小说《项链》,鲁迅在该书的“引言”中说:“常维钧②君之于法文,他还从原文译出一篇《项链》给我附在卷后,以便读者的参看。”为什么会在一本专著的书中附一篇别人的东西呢?我想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鲁迅对于常维钧的帮助予以表示感谢,类似这种事情在当时是常有的;二是该书在第三章中,作者还专门拿摩泊桑的《项链》做了他理论的论据。因此附了这篇小说也不算牵强,对理解作者的理论是有帮助的。

除了对《苦闷的象征》的理论感兴趣外,我更喜欢它的装帧设计。陶元庆的设计总是那么不可思议,风格独特地令所有同时代的设计家无可相媲,就算到了今日,我亦自叹不如。鲁迅自身就具有非凡的书籍设计造诣,对陶元庆的设计十分赏识,难怪鲁迅的许多书籍都请他来做设计。鲁迅在该书的“引言”中说:“陶璇卿③君又特地为作一幅图画,使这书被了凄艳的新装。”该书出版后大受欢迎,在随后的时间里曾再版十几次,封面一直未变。现在,初版已经非常稀有,难以寻觅。我收藏的这本是非常特别的版本,没有出版时间、版次和印量,并且书中注明有五幅插图(1、厨川白村像,2、穆那里沙,3、波特来尔自画像,4、雪莱纪念石像,5、摩泊桑画像。其中1、3、4图是单独影印后插入书中的,其它两图随正文蚀版铅印,均为单面印。),虽然也是五幅,但缺了“穆那里沙”④那幅,却多了陶元庆的封面画。根据资料,该书八版之前和十二版之后均有版次注明,可以基本推测为第九版至第十一版之间,按时间应该在1929年前后,印量应该是1000册。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可能与当时的时局动荡有关,因此也使收藏增添了几分探秘的情趣。在书后面的版权页上的信息是:不许翻印,苦闷的象征,实价五角半,上海七浦路二八八号,北新书局发行,上贴有鲁迅红色印章的版权印花一枚。该书为32开本(13.7x19.8cm),147页,右翻。封面红、黑、灰、青四色蚀版印刷。内页文字繁体竖排,铅印。由于是书为平装毛边本,但是印量应该再100本内,现存量不会超过40本。

①摩泊桑,即莫泊桑(1850一1893),是19世纪末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短篇小说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他的代表作。
②常维钧,原名常惠(1894一1985),字维钧,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北京人。
③陶璇卿,即陶元庆(1893—1929),字璇卿,近现代美术家、书籍装帧设计家,绍兴陶堰镇人。书籍装帧代表作有《故乡》、《彷徨》、《苦闷的象征》、《朝花夕拾》等。
④穆那里沙,即《蒙娜里莎》,又名《蒙娜里莎的微笑》,是最世界最著名的油画之一,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艺术巨匠达芬奇。







公益期刊,欢迎关注,欢迎指导,欢迎投稿

发给下面QQ留言即可

投稿 QQ736771494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